一、 定义
弧圈球最早是日本人搞出来的,叫“强烈(旋转)弧圈形(弧线)上旋球”,港台也有叫“弧旋球”的。不过随着器材和技术的进步,速度变快了,旋转强度也已远远超过当初,而弧线却多数变得低平,似乎偏离了当初这个名词的意义,即使是最早意义上的弧圈球——高吊的弧线也低了许多,而且在实战中也只是作为上手或改变节奏的手段。
由于上旋球的空气动力学特性,过网弧线好而使击球的命中率较高,并且落台后比不转球低平前窜而威胁更大,弧圈球成为现代乒乓球的主流技术。
弧圈球区别于一般上旋球在于其旋转强度,但这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而非定量概念,究竟每秒多少转以上是弧圈,每秒多少转以下是一般上旋,只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没有定论,或许国家队的“拉攻”比一般业余爱好者的所谓“弧圈球”还要转许多。
弧圈球主要分为前冲弧圈球和高吊(加转)弧圈球,其他还有侧旋弧圈球、假弧圈球等衍生技术。
二、原理
球拍在球的上方沿球体切线方向运动,摩擦球体,使球围绕球心自转,产生“上旋球”。(如图3)
如果球拍面垂直于运动方向,即作用力方向通过球心击打球体,则使球沿作用力方向平动。(如图2)
理论上,球体切线方向(简称切向)摩擦的力使球旋转的效率最高,而通过球心(简称法向)撞击球体的力使球获得平动速度的效率最高。正因为弧圈球区别于一般上旋球在于其旋转强度,所以弧圈球技术的要点就是“摩擦”球体上部使球产生强烈的上旋;同时,实战中为了克服来球(从桌面飞向球拍后的反弹方向)向下和向后的的速度,这就要求球拍沿球体切线方向摩擦的速度要足够大。
实战中绝对单纯的摩擦或绝对单纯的撞击几乎是不存在的,攻球以撞击为主摩擦为辅;弧圈球则是以摩擦为主撞击为辅(如图1),球拍以较大的前倾角度击球,切向分力摩擦使球产生强烈上旋和一定的飞行速度,法向分力适度撞击产生必要的速度。
弧圈球作为一项技术,除了强烈的旋转以外,从合法还击的角度要求越过球网,打在对方台面上;而从加大对方还击的难度的角度,则要求弧线低、球速快,实战中的来球是运动的,千变万化的,所以打好弧圈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。
三、要点(以右手、前冲为例)
1. 发力方向
一般(向右后方,少向下)引拍比桌面略低,平稳地向网带上方发力,球拍的运行轨迹(与台面夹角约为20度)近乎于贴着台面。为了保证命中率,必须保证身体重心平稳地由右后方向左前方移动,所以击球前重心要降到手肘与台面同高,击球时重心前移以加快球速、控制弧线。
2.击球点
这里的“击球点”有两个含义,一是指来球落台后跳起与球拍相触的时机,一般要求在上升期或高点期;二是指触球点与身体相对的位置,一般要求在身体的右前方30度约一臂长比台面高约10-15厘米的位置,这就要求在击球前迅速移动到最合适的位置。为什么这么讲?要使击球的效率高(旋转强,速度快),必须使球拍与球的相对运动速度尽可能大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,一是提高球拍的速度:打开大小臂的角度(几乎是伸直了手臂)从右后方围绕身体中轴向左前方加速挥臂,当挥至身体右前方时球拍处的线速度达到最大;二是利用来球的速度(击球是合力的作用,即来球撞球拍和球拍击球的共同作用):如果击球时来球处在上升期,从桌面反弹的角度和速度是最好的“合力点”。
3.拍形
击球时一般以前倾与桌面约成30度角左右为宜,手感熟练后根据具体情况(如来球的高低、旋转等)适当调节,击球后瞬间再稍压一下板形形成所谓“包球”的感觉。
四、其他
这里没有讲具体的动作,是因为每个来球都是不同的,击球者的身体条件、站位习惯等也不尽相同,动作必定没有一定之规,只要合乎以上要点,这球一定会很爆。
开始练习时一定要努力迎前击球,宁可拍形稍“亮”,“吃球厚一点”,打出“响声”来,也不要过分追求“很薄的摩擦”导致“劈球”或拉空,或者转则转了,但球没有速度不能过网,更不能过分向上摩擦,否则以后冲不出速度来。我个人认为,在我等业余爱好者中,弧圈也好,快攻也罢,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到台率的基础上提高击球的威胁性,为了“转”而拉空、拉不过网、拉出界是本末倒置。
前冲练好了,对球理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,“高吊”其实也就容易了:向下引拍,在下降期向前上方蹬腿发力摩擦,向左额前收小臂。
后记:拙作《正手攻球的原理》受到部分朋友的鼓励,其中更有朋友点题“弧圈球的原理”,受鼓励之余颇感有难度(这本身难讲,又是网上比较热的话题),虽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,但限于本人水平,难免挂一漏万,见谅!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